色拉寺位于西藏拉薩境內,在布達拉宮北面3千米巨石崢嶸的色拉烏孜山腳,與甘丹寺、哲蚌寺合稱“拉薩三大寺”。
色拉寺全稱為“色拉大乘洲”,“色拉”在藏語里是野玫瑰的意思。傳說山下修寺時這里長滿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該寺由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委派其八大弟子之一的釋迦也失于明代永樂十七年(1419年)興建。釋迦也失曾代表宗喀巴大師到南京朝覲永樂皇帝,被封為“妙覺園通慧普應輔國顯教灌頂弘善西天佛子大國師”,賜給印誥,并頒賜大量經書、佛像、僧衣、法杖、綢緞和金銀,這些成為了他修建色拉寺的資糧。
色拉寺主要建筑有措欽大殿、3個僧院(麥扎倉、吉扎倉、阿巴扎倉)及29個康村等,占地約11萬平方米。(“措欽”、“扎倉”、“康村”,是密宗寺院組織結構。措欽是集會殿,是寺院的正殿,也是整個寺院的活動中心。措欽大殿
內有4個拉康,即佛殿,是供奉佛像,經書和僧侶集會的場所;措欽以下的組織叫扎倉,即僧院,是僧侶學習佛經的場所;再下便是康村,是寺院最基層的組織,僧侶食宿和起居作息之處。)
色拉寺內保存著上萬個金剛佛像,大多為西藏本地制作。還有許多是從內地或印度帶來的銅佛像。大殿和各扎倉經堂四壁保存著大量彩色壁畫原作。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里的“馬頭明王”像。在四層吉扎倉里面,進大殿直走,過一排小殿,最里面就是。當了人會把頭伸進一個小神龕里面,用頭觸那個雕像的基座。
色拉寺周圍柳林處處,流水淙淙,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講經說法之地,有許多僧尼小寺環繞其間,寺東和寺南有普布覺寺、米瓊熱尼庫寺、貢巴薩寺、帕奔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麗尼姑寺;寺后還有珠康日卻、色拉卻頂寺等等。
作為拉薩三大寺廟之一,色拉寺可能不如哲蚌寺宏大多彩,但這里的辯經活動絕對是非常有特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