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介
禮州鎮古稱“蘇祁縣”,位于西昌市北部,距西昌僅23公里,地域35平方公里,田地開闊,是西昌市稻麥黍薯
禮州古鎮
及經濟作物主要區之一。
禮州鎮古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一大驛站,是天府之國的一座古鎮,也是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現在的禮州古鎮建于明代,城鎮內外有七街八巷。有四大城門,東為迎暉門(現名新運門),南為啟文門,西為寶城門,北為迎恩門。
禮州歷史悠久,曾七朝設縣郡,五代置州所,有“蜀軍安營駐戌,太平軍筑臺吊鼓,工農紅軍打富濟貧”等光輝史跡,為南絲綢之路牦牛古道驛站。鎮境內有三處古城和新石器遺址,曾出土文物千余件。是西昌的北大門和各民族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鎮。1995年1月14日,經省政府批準,禮州鎮被列為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2 歷史淵源
1935年,紅軍長征經過禮州,先后在這里住了6天,是中央紅軍在西昌境內停留時間最長、駐軍最
禮州古鎮
多的鄉鎮。紅軍在禮州鎮打富濟貧、宣傳教育群眾,深受禮州各界群眾的擁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聶榮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禮州戰斗、生活。在著名的禮州會議上,中央紅軍正式提出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長征”一詞,并確定了北上陜北的長征路線。禮州是長征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名鎮。
3 建筑風格
禮州古鎮多為清代建筑,磚木或土木結構。明亮的天井,高大的風火墻,彎曲的美人靠,精巧的吊腳樓象征著不同祖籍工匠的建筑文化特色。走進禮州民居小院,但見小青瓦覆蓋的屋面,穿逗式的梁枋,鏤空雕花的門窗,顯得是那么的古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