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雪山,體驗得到成都的安逸休閑。據悉,成都首條旅游空鐵試驗線將于年底建成通車,預計將于2021年初開通運營,屆時成都將再添一處旅游打卡地。
日前,記者來到成都市大邑空鐵試驗線項目現場,全線軌道架設正有序開展,一段長約500米的空鐵軌道已經建成。據悉,列車方案也在近日剛剛確定,新一代空鐵列車外形更加科幻,還能夠實現ATO自動駕駛。
首條新能源旅游空鐵試驗線 預計明年開通運營
2016年,成都雙流建成了世界首條新能源懸掛式空鐵,引起關注的同時,不少人期盼何時能親身體驗一把新能源空鐵。
大邑空鐵項目,作為全球首條新能源旅游空鐵試驗線(新能源空鐵是指以鋰電池動力包為牽引動力的空中懸掛式軌道列車),將于2020年年底建成,預計將于2021年初正式開通運營。大邑空鐵設計時速70~80公里,實際運行中,空鐵將按照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運行,充分滿足乘客對于旅游、觀賞的需求。
整條線路北起成蒲快鐵大邑站,南至安仁古鎮,主要串聯起成蒲快鐵大邑站、蘇家鎮、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建川博物館、劉氏莊園等重要節點。全線共有大邑站、光華大道、蘇家鎮站、安仁站等4座車站,其中大邑站可以與成蒲快鐵及規劃12號線換乘。
據中唐空鐵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邑項目將采用新一代空鐵列車。前期通過在雙流對現有空鐵列車進行的車橋耦合試驗,使列車各項綜合性能有了大幅的改善與提升。
技術提高,新一代空鐵列車不僅能夠實現ATO自動駕駛,舒適性也得到一定提升,達到了平穩性指標(小于等于2.5)。通過重新優化設計轉向架,使其平穩性、安全性、輕量化、可維護性等綜合性能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車身重量減輕,新一代空鐵列車進一步采用輕量化設計,車體采用了碳纖維材料以及復合型發泡型材料,車身重量大大降低;車體采用了模塊化設計,其車體設計可同時滿足270°全透明車體以及一般車體,大大降低了車輛設計與生產成本。此外,大邑空鐵列車車輛方案設計時充分融入成都、大邑地區的文化元素:古蜀文明、川西傳統文明建筑、國寶熊貓、竹林,以科技、智慧出行、旅游觀光為主題。通過最新出爐的效果圖可以看到,新一代空鐵列車的外形更加炫酷、科幻。
車輛配備救生充氣滑梯及救生滑筒
可快速疏散人員至地面
空鐵由于懸掛于空中運行,許多人會擔心其安全性。當發生故障時如何第一時間完成救援,保障乘客的安全?
“懸掛式空鐵的救援體系由主動救援、被動救援兩大體系組成。”項目工程技術人員賀偉明表示,主動救援體系包括車內救援系統及地面救援系統。其中,車輛采用的所有設施設備均具備阻燃能力,排除了車輛自燃的一切因素。在此前提下,若發生人為縱火,車輛配備火災探測及細水霧滅火系統,能夠及時探測火源,抑制火情擴大,為人員疏散爭取時間。同時,車輛配備救生充氣滑梯及救生滑筒,能夠快速疏散人員至地面。被動救援體系則包含縱向救援和橫向救援兩個子系統。其中,縱向救援是指,當車輛發生故障懸掛在空中,救援車輛通過車鉤連掛,將故障車輛牽引至車站進行疏散。橫向救援是指,當車輛發生故障懸掛在空中,救援車輛停靠相鄰軌道,搭建橫向渡板,疏散乘客。
“大邑空鐵開通初期,預計高峰每小時將發車8~10班次。”賀偉明說,按預計運行時速60公里計算,全線預計50分鐘一個來回,單邊預計在20分鐘左右。當游客乘坐高鐵抵達大邑高鐵站時,換乘空鐵約20分鐘即可抵達安仁古鎮。據賀偉明介紹,大邑空鐵建成后,還將設一座車輛基地,車輛基地內設控制中心,整條線路的主要作用,除了其旅游功能、地區交通功能、高鐵接駁功能外,還將在產業示范、系統試驗等方面起到關鍵作用。